Return to site

特朗普关税:让美国再度通胀(MAIA)

· trump,tradewar,tariffs,macro,macro economy
broken image

Semi-Analysis团队有一篇文章去推算deepseek模型的真实开支(大概率远不止600万美金),原本想着翻译一下,但大概率这篇过不了审,发不出来

我会在油管频道发布视频解说这篇重磅文章,这几天找时间我也会把全文做个翻译,发布在我们的官方站点ztrading.io上,需要阅读的朋友可以自行订阅阅读

今年内容体系会有更多包涵关于AI和量化交易算法,内容也会更加多元化,更加侧重于视频。请各位多多分享关注。这里也大致做个招聘的广告,如果有粉丝有视频制作&推广相关经验,请和我联系,感谢

当然我们一直以来的宗旨就是,我们想要更多突破中外的,看不见的这堵次元墙(因为全世界都有自己的censorship。

但好处是,我们有互联网,所以我们可以交叉分析sources从而得出一个更贴近真相的结论而非是那种1450或是5毛的那种二元论,最后的最后,you are what you read tho.

broken image

今天聊聊通胀和关

It's not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It's probably Make America INFLATE AGAIN.

之前的文章我强调过,关税的作用在于短期,迅速的恫吓,从而拿到筹码,同时我不认为贸易战的关税的那点收入能够抵消掉总体经济由于再通胀/关税报复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贸易战作为典型的一把双刃剑式的经济政策,最佳的谈判策略在于选择类似墨西哥/哥伦比亚之类,过于依赖美国本土市场的经济体,迅速谈好加码,而非真的让关税落地,即便落地也不会让关税持续过久。

我的结论是:

发动贸易战有短期利益,但如果关税和贸易战持续过久,其潜在的长期风险将更甚于短期的贸易战所取得的核心利益。而且发动贸易战的对象至关重要,如果对方具有许多反制裁手段,或是一次对过多的国家发起关税制裁,恐将导致一大波的反制,最后成为经济政策的“七伤拳”,把敌人打残的情况下,自己也差不多快挂了。

首先来谈谈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核心目的:

为什么美国有条件发动关税战,因为本质来说,美国经济体具备足够的人口和足够强劲的内需消费,再者美国的市场深度和资本化程度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因此美国得以将自身的内需市场武器化,要挟并迫使其他经济体/企业服从美国优先的秩序。

1)逼迫全球制造业回笼美国(最大利益),并使得美国就业率复苏,促进美国的再工业化。
达成这一目的可说是特朗普团队发动贸易战关税2.0的最大利基和战略支点。当然如果能够通过单纯strong
bargain来逼迫相关企业将部分制造中心留在美国,对美国当然是最大的利好,但要达成这一战略目标,并非容易。首先,发动关税制裁的这些经济体如果缺乏有效反制手段(军事,经济,资源和地缘政治筹码),那么关税战能够取得最大的有效性。

甚至能像过去对日本发动贸易战的案例一样,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过去的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缺乏对美国经济的有效反制手段)。

2)逼迫其他经济体在关键领域交出筹码和关键让步。

现在特朗普正在通过关税手段来迫使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经济体大规模接纳自己国家的非法移民/犯罪移民。这点也是特朗普团队能够取得最大政绩的地方,毕竟经济能否搞好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赶人这点难度不大,赶的人越多,对于社会治安,稳定性等的效果就更明显。

但赶人这点也有其副作用,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为了要解决送神的问题,这些穷人家的难兄难弟送出去之后该如何安置,就需要透过关税大棒来逼迫这些国家处理自己的非法移民。

事实上,像墨西哥,哥伦比亚这种拉美国家,他们的贸易结构是非常脆弱和单向的(他们基本上只卖东西给美国,老墨甚至只和美国佬做生意),所以美国在相关的贸易制裁中处于非常强势的地位。现在墨西哥关税被延后,哥伦比亚政府妥协,本质上就是由于自己在贸易地位的弱势地位加上手中有效反制措施的不足,因此事实上这些制裁这些拉美国家对于美国本身影响最小,代价最低,收益是最大的。

但无论如何,把人赶跑,通胀有没有驯服倒是其次,但治安首先是变好了,对老百姓是可以交差的,我预计这将会成为特朗普执政满意度的最大正面来源。

在赶人这件事上,关税的直接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倘若墨西哥最终接受美国的要求(事实墨西哥边境已经开始大规模接受本国非法移民了,只是嘴巴还很强硬,经济上的弱势必然迫使墨西哥take the deal)关税直接解决了就是很麻烦的“送神难”的问题。

3)将美国的例外论(US exceptionalism) 最大程度的杠杆化和变现,在这个领域上关税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美国例外论实际上是一战二战战后一系列的全球化发展中美国所取得的特权的集中表现。作为二战的战胜国和事实上近代世界秩序的缔造者,美国在各个领域都具备特权,如今在全球化阶段的末期,特朗普的政策方向是将过去的美国例外论套现并以其作为杠杆压制其他的经济体,从而获取优势。

4)重塑全球半导体工业格局。施压半导体企业进行diversify, 在美国本土建立有效的大规模半导体芯片工业基础设施。

达成这点必然包括施压台积电,NVDA等多家公司选边站,甚至不排除一边通过司法调查法规限制的方式极限施压,另一边丢出softball给利益去迫使TSMC, NVDA这些企业和美国利益达成最大程度的一致性。

这点对于特朗普相当重要,优先次序应该是非常高的,个人认为这也是大脱钩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因为20年疫情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倘若半导体芯片被大规模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举例:TW),那么对于美国来说,现代战争的上限值基本上等于芯片的供给量。越高精密的武器就意味着更庞大的芯片和算力需求。从海湾战争那种精密作战可以看出,美军现代化的武装高度依赖于精密制导技术,因此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必然巨大。

总体来说,

你承受1单位的损失,获得了3单位的好处,这叫做好生意。

但是你承受1单位的损失,获得了10单位的好处,这叫做美国例外论。

但问题在于,

如果按照MAGA的设想,这1单位的损失,还是不公平的体现(完全没有思考过作为老白人自己有多懒,有多摆烂),甚至要通过承受0单位的损失,获得20单位的好处,这叫MAGA, 这叫做全球摆烂刷流氓。

对于特朗普的团队来说,建立正确的预期非常重要(不然MAGA分分钟掀翻你懂王),让老百姓意识到:

我们多承受了5单位的风险,但是我们也多得了10单位的好处。

我们现在整体的payoff是6单位的损失,但是获得了20单位的好处(比如工业部分回流,就业率部分复苏,社区治安更好等),这也意味着美国释放出信号,作为全球领袖,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以获得更多的好处,而非以一种,好处我全占,代价你看着办的流氓态度去和世界各国相处。

长期关税将带来的风险和代价:

1)美国必须承受反制措施以及报复性关税带来的经济冲击。

2)如果右翼抬头,美国品牌恐将连带承受更多的损失

3)美国必须放弃一部分过去美国所建立的特权,举例来说,作为美元输出国和金融强国,必然长期承受贸易逆差的代价。如果要重新工业化+取得贸易顺差,那么意味着失去金融领域上的一部分霸权。

4)整个关税战最难以估计的环节在于不同经济体将发起的反击措施,力度以及哪些领域能够提出反制,这部分我个人严重存疑,因为从懂王入驻白宫至今,贸易战看上去并非由系统化的团队做谈判,而是严重以懂王的个人判断,而非具备深思熟虑的战略部署和团队所带领(需要有靠谱的谈判战略团队,针对不同经济体的特性提出不同的关税模式和应对措施),现在来看更像是华人街上随意买件衣服,10块钱20块钱漫天叫价,特朗普的贸易制裁看上去较为随意,缺乏战略性。

5)通胀失控并反弹。
这里沿用一些之前美国通胀的数据,这些数据或许能让我们理解最坏的情况下(关税落地/报复性关税/关税长期化),通胀对于美国长期经济的深远影响。

(NFTC: 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 。

关税抬高消费者和工薪家庭的价格。根据劳拉·鲍曼(Laura Baughman)和贸易伙伴关系(Trade Partnership)的研究,现有的钢铁、铝和中国商品关税使一个四口之家的年均额外开支增加了 764 美元。1) 2018-2019年的关税推高了企业成本,并轻微削弱了美国制造业。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数据,2018-2021 年间,由于钢铁和铝成本上升,下游生产每年损失 34
亿美元,饮料行业的支出在近六年间增加了 22 亿美元,而汽车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每辆车的平均价格上涨 700
美元。(进步政策研究所(ProgressivePolicy Institute)的爱德华·格雷瑟(Edward
Gresser)进一步分析了关税如何推高价格并削弱下游制造业。)

2) 关税并未能有效“对抗通胀”,真正导致通胀下降的是疫情。根据简·伊里格(Jane Ihrig)、凯文·克利森(Kevin Kliesen)和斯科特·沃拉(Scott Wolla)的研究,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
年通胀率急剧下降”,从 2020 年 1 月的 2.5% 降至 2020 年 5 月的 0.2%,年底时回升至
1.3%。关税本身仍然具有通胀效应,但这一影响被“有记录以来最剧烈的经济崩溃”所掩盖。3)外国不会像特朗普声称的那样支付数千亿美元的关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Penn
Wharton)的研究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提案可能会因“其他政府的报复性措施以及其他经济动态”而导致财政收入损失。(温馨提醒:支付关税的是美国人,而不是外国政府。下方是卡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斯科特·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的可视化解释。)4)更高的关税将导致美国失去67.5万个工作岗位。穆迪公司(Moody’s Corporation)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告诉 CNN,“如果特朗普按照他的提案提高关税,经济很可能会很快陷入衰退。”此外,这些关税还会使美国企业、农民和牧场主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5)对工薪家庭来说,额外成本可能高达每年2,500-3,900美元。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布伦丹·杜克(Brendan Duke)和瑞安·穆赫兰(Ryan
Mulholland)估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家庭每年额外支出 2,500 至 3,900
美元,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玛丽·E·洛夫利(Mary E. Lovely)则预测额外成本至少 1,700 美元。6)“战略性关税”仍然是关税。尽管一些人主张对特定行业实施针对性关税,但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埃里卡·约克(Erica
York)提醒道,“所谓的战略性关税仍然是关税”,并指出“我们需要仔细评估对这些战略性商品(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组件)提高关税的目标。”她提出疑问:“提高关键投入成本,真的能帮助美国制造业发展壮大吗?”

最后,再让我强调一次:

关税在短期内,对于贸易弱势/经济弱势国来说,是绝佳的谈判工具,低成本见效快。

但倘若关税对于一些经济更为复杂,强势,具备韧性切具有反制手段的经济体来说,效果并不明显。

短期来看,关税不落地,对于美国的经济影响是受限的,倘若关税过于扩大化并切更多经济体和国家开始对美国进行报复性措施/关税,那么美国长期所承受的风险必然陡增,这也将放大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长期落地的关税将不再是一个有效谈判手段,它将是通胀性的,开头容易结束难的政治包袱和累赘。